在 Google Now出现之前,人们和计算机的交互都是人类发布命令,计算机负责执行。Google Now的颠覆在于,当你想做某件事的时候,它已经预测到并且主动帮你做了——当你准备出门的时候,它会自动告诉你天气;当你坐到车里的时候,它已经在地图上帮你准备好了导航。
这是过去两年 Google Now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自2012年在 Google I/O 上发布以来,Google Now就一直在做提前一步预知用户想要干什么的事情。但其局限在于,它用来预测的信息仅仅是用户提供给 Google 的数据。
在今天举行的 Google I/O 2015大会上,Google 发布了 Google Now的升级版 Now on tap(将会集成在 Android M 中),让用户可以在更多使用场景里利用 Google Now。简单来说,Now op tap 就是通过分析用户正在使用的应用,让 Google 能获得用户当时的使用场景,从而提供更精确的建议或者答案。
比如,你朋友发邮件邀请你看一部电影。邮件里包含了电影名称,这时候你触发 Google Now的话,它会判断你是想要了解关于这部电影的信息,于是就会主动显示这部电影的信息和网络评分,并且提示你是否需要购买电影票等——这一切都是当前屏幕内完成,你根本不需要复制电影名称再打开浏览器进行搜索。
在这个场景里,邮件就是 Google Now获得的用户使用场景,它能通过邮件内容来判断你在看这封邮件的时候最需要得到那些额外信息或者帮助。
这很方便,但也有一点吓人,因为会给人一种“Google Now你知道的太多了”的感觉。而下面一个例子,可能会让你感觉更明显。
在微信里,你爱人和你聊天,提到让你晚上买一瓶牛奶回家。这时候你触发 Google Now的话,它会提示你可以去哪些电商网站下单购买牛奶,或者提供导航带你去附近的超市购买牛奶,甚至还可以设定一个提醒,以免你忘记——你只需要在聊天界面触发 Google Now,它就能判断你想要干什么,并能够帮你多做一步。
这就好像拥有一个最佳私人助理。当你不需要它的时候它就好像不存在,但你一旦需要它,它就能第一时间为你提供自己最需要的帮助。但有时候,让助理知道太多也不好,似乎它也在随时随地的监视你们的一举一动。
Google Now的背后是人工智能。现在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已经很多,也有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未来会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灾难。比如对于节约能源这个一个指令,人工智能可能主动帮人类关灯,但也有可能消灭人类——人类都没有了,当然就最节能了。如果你看过电影 《夺命手机(Enchelon Conspiracy)》就会有更深的体会。
当然,现在 Google Now的智能程度远远不可能对人类的安全造成影响。它现在能处理的信息也比较简单,比如购买行为、电影资料、音乐资料、订餐等,这些领域都有已经有很好的数据信息,比如电商网站、IMDb、Spotify、OpenTable,Google 做的只是整合。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Google Now也在颠覆人机交互。人机交互通常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但是 Google Now希望最大程度的缩减用户的输入,比如通过自然语言的语音输入、比如一键触发,终极目标就是自动判断并提供信息,就像本文开头描述的场景,用户不需要主动输入信息。通过你的其他行为,Google Now就能判断出你可能需要哪些帮助,并为你提供恰当好处的帮助。
Google Now对人机交互的颠覆,也让它未来可以被应用到更多场景中,比如在 Android Wear 里,在智能家居里,在无人驾驶汽车里。只要 Google 能获取信息(通过传感器、用户个人信息、使用习惯、搜索记录、邮件日历信息等),就能工作。
过去 Google Now能提供的提醒比较有限,同时也不需要用户主动触发。在发布 Now on tap 之后,用户需要多做一步,但大大扩展了它的使用场景。增加使用场景,也是机器学习的一部分。当 Google Now足够智能之后,Now on tap 就可能变成 Now on always。